首頁 各期內容 31卷3期

2020 31卷3期

上一頁 下一頁

乾隆皇帝的民人嬪妃

黃麗君 /

依照清宮體制,后妃應循滿蒙聯姻或八旗選秀體制入宮,只有蒙古與旗人女子,無民女。但內務府《奏案》、《來文》等材料卻記錄乾隆皇帝的純惠皇貴妃、慶皇貴妃、婉貴妃、芳妃、怡嬪與其妹、祿貴人出身民間,她們的入宮途徑應非過去的「南巡說」,優伶是較為確定的一條管道。入宮之後,這些嬪妃的娘家多數改入內務府三旗,體現清代族群階層的差異性與流動性。但為了避免聲張滋事,乾隆皇帝派遣包衣稅差管理這些皇家戚畹,不過,包衣官員卻多因此問罪受譴,突顯出管理的不易。這些民人嬪妃們入宮之後際遇各自不同,多數人默默無聞,未曾生育。純惠皇貴妃與慶皇貴妃卻頗受恩寵,生育或扶養皇嗣,民女的出身雖未限制她們的身分與位階,但其子女的婚配、仕途發展卻受母親出身的影響,與內務府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。清代宮壼肅清,向來難窺奧秘。本文考究民人后妃與其外戚家族,除可一窺清代宮廷管理的其一側面,亦有助於重新思考乾隆皇帝對於旗民通婚的心態與立場。

關鍵詞: 民人嬪妃 內務府 包衣 南巡 宮廷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