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各期內容 34卷2期

2023 34卷2期

上一頁 下一頁

史學作為政治思想 ──古憲法、東方專制、與《古印度史論》

陳禹仲 /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

本文探討十八世紀歐洲所謂的「啟蒙史學」及其政治意涵。藉由蘇格蘭啟蒙運動著名史家威廉.羅伯遜(William Robertson, 1721-1793)的著作《古印度史論》(Historical Disquisition of Ancient India, 1791)為切入點,本文分析《古印度史論》的論述脈絡,以理解啟蒙時期的文人如何藉由歷史書寫作為一種政治思辨的媒介,使史學在十八世紀歐洲成為一種特殊的政治論述。本文指出,《古印度史論》與十八世紀末英國最重要的政治事件黑斯廷大審(The Impeachment of Warren Hastings),共享相同的論述脈絡。兩者同時援用十七世紀的古憲法論爭,與十八世紀東方專制政治的論述,來分析印度的政治文化,並針砭十八世紀英國對待印度的態度是否合宜。本文繼而指出,這兩種蘊含政治論述的歷史書寫,表現出法國史家孟德斯鳩(Montesquieu, 1689–1755)之於十八世紀英國歷史書寫與思想文化的影響。以此為基礎,本文論證,這種以歷史書寫作為政治論述的現象,體現了啟蒙史學的特質,也表現出史家約翰.波考克(J. G. A. Pocock)所強調的「史學作為政治思想」的論旨。

關鍵詞: 威廉.羅伯遜、孟德斯鳩、古憲法、東方專制、啟蒙史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