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34卷3期
文化冷戰 ──道德重整運動在香港的發展
陳學然 /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副教授世界道德重整運動(MRA)宣揚從自身道德改造做起,進至改造家國天下,把重建一套超越國家、民族、宗教、政治意識形態的普世道德價值奉作終極目標。不過,它是在戰後美國的主導下,伴隨美國勢力所及之處而深入世界各地。東亞的日本、臺灣與香港,均不乏參與者。香港異於前者,參與其中的並非政商領袖。他們是一批從事教育領域的社會名流、1950年代中期留港的原「第三勢力」餘部、大專院校學生。由於港英政府在冷戰時期實施政治中立的社會管治,使MRA在港主要推動青少年道德教育與文化交流工作。1960年代後期,冷戰氣氛緩和後,全球MRA組織也開始蛻變為一般的民間公益組織。儘管如此,研究MRA在戰後香港有限度的活動情況,有助於了解一場席捲全球的運動曾經在香港努力發展的事跡經過。由此,在觀察香港社會歷史形貌與環境特質下,香港的參與者──當中包括了第三勢力分裂後的留港群體,如何及為何參與了這場結合宗教與政治的國際運動。這對於了解冷戰香港民間社會如何與周邊地區、國際組織進行非官方的互動與關係網絡的建立,提供了另類的觀察角度。